| 述评 |
| |
| “3.11”日本地震海啸对医学救援的警示 |
李宗浩(289) |
| 昨日已逝,为了明天的救援 |
李宗浩(819) |
| |
| 专家论坛 |
| |
| 构建国家应急战略体系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根本举措 |
武秀昆(1) |
| 高血压危象的现代观点(一) |
钱方毅(677) |
| 高血压危象的现代观点(二) |
钱方毅(723) |
| 2011 年日本危机 |
森野一真(820) |
| 高血压危象的现代观点(三) |
钱方毅(821) |
| 拓展心肺复苏中呼吸支持新方法 |
王立祥 孙鲲(825) |
| 拓展心肺复苏中呼吸支持新方法 |
王立祥 孙鲲(1019) |
| |
| 论著 |
| |
| 军队医院开展直升机应急医学救援的构想 |
张军勇 丁迎周(4) |
| 武汉、台北、香港三城市院外急救比较研究 |
刘厚俭 熊悦安 陈欢等(7) |
| 部队院校甲型H1N1 流感防控策略研究 |
刘淑红 胡役兰 魏茂提(11) |
| 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部队官兵预防破伤风发病研究:软组织损伤1782 例分析 |
侯振才 刘晓冰 刘禄明等(13) |
| 武警部队卫勤保障烧伤救治体系运行效果分析 |
闫利 王毅铮 罗希等(15) |
| 皮肤病专科医院患者意外急症事件的防范与对策 |
徐桂琴 何忠杰 于大芳等(18) |
| 犬咬伤创口感染分布及特点的研究 |
陈瑞丰 王立秋 黄立嵩等(21) |
| 2675 例烧伤患者临床统计分析 |
刘洪琪 姜孟臣 徐磊等(24) |
| 应急救援人员体能训练后消除肌肉疲劳的对策分析 |
何敬和 姚丽 常震(28) |
| 口腔卫生习惯对高强度训练下武警战士牙周健康的影响 |
杨成 马竟 李培等(30) |
| 武警部队参加国庆阅兵队员健康教育实施效果分析 |
张红英 樊毫军 李晓雪等(30) |
|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医疗站22 153 例病例特点分析 |
陈志 张进军 蒋小燕等(35) |
| 北京市综合医院急诊科医疗资源调查 |
李建国 杨铁成 于东明等(39) |
| 1%联苯苄唑凝胶剂的制备 |
李斌 王泽锟 夏天保等(41) |
| 袪白散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
鲁燕侠 李志强 崔佳等(44) |
| 高级智能模拟人系统在急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
李润玖 李楠 张彧(47) |
| 灾害护理相关知识技能掌握、培训现状及学习需求调查分析 |
张卫青 罗希芝 郑惠敏等(50) |
| 优质家庭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
陈小贞 王军伟 项桂莲(52) |
| 长托宁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
王红 梁秀丽 邢玲玲等(55) |
| 现代医院模块化应急分队的构建与运用研究 |
于浩天 徐燕杰(97) |
| 国内外重大地震灾害疾病种类的统计分析 |
刘晓军 樊毫军 车薇等(100)) |
| 北京急救中心赴青海玉树地震救援的应急保障 |
胡南 万立东 单沙林等(103) |
| 儿童急性中毒临床分析 |
巴冬芬(106) |
| 美国孤独症儿童家庭治疗现状调查 |
刘轶琼 王亚莉 方凤(108) |
| 东北地区武警森林部队基层战士扑火常见伤病调查 |
王心 郭海涛 张磊(111) |
| 外军非战争直升机应急救援的运用与启示 |
张美进 丁迎周(113) |
| 高强度训练官兵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杜明奎 樊毫军 杨炯等(116) |
| 武警新兵心理健康知识、信念、行为水平调查 |
谢长俊 曹春霞 刘华磊等(119) |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联合色谱法测定益母草注射液中的总生物碱 |
王向党 张文 林美雄等(123) |
| 北京地区2003 年急诊创伤调查分析 |
王梦琴 关岚 涂家红等(126) |
| 北京市276 612 例院外急救病例分析 |
崔甍甍 蒋小燕 张进军等(129) |
| 持续负压吸引下反复洗胃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分析 |
李华 赵红艳 邓全军等(131) |
| 老年脑肿瘤患者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
范广明 张文彬 张赛(134) |
| 四种消毒方法在急救车空气消毒的应用效果观察 |
舒艳 杨建国 李素英等(137) |
| 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
柳黎黎 管霞飞(139) |
| 中国国际救援队首批赴巴基斯坦洪灾医疗救援实践 |
史宏志 彭碧波 张利岩等(193) |
| 中国国际医疗救援队赴巴基斯坦洪涝灾害救援流行病学卫生学评估 |
杨慧宁 彭碧波 刘庆春等(196) |
| 四川清平泥石流灾害伤病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金鸿 刘洪清 杜涛(200) |
| 人脂肪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多向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 |
沙德潜 陈伟(202) |
| 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在心脏手术后患者脱机中的应用效果 |
卢年芳 郑瑞强 林华等(205) |
| 红光治疗对猪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
尹会男 柴家科(210) |
| 烧伤患者铜绿假单细胞杆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
刘洪琪 姜孟臣 徐磊(213) |
| D 二聚体在危重病严重程度评估和预测中的临床应用 |
张琳琳 黄羽 周树生等(216) |
| 腹腔镜辅助阴式与经阴切除非脱垂大子宫的临床研究 |
张慧鹏 赵春艳 同军等(219) |
| 股动脉穿刺术后腹膜后血肿三例临床分析 |
傅庭焕 李基业 费阳等(223) |
| 危重病患者血小板计数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分值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
韩加裕 张思泉 李雷清(225) |
| 小面积深Ⅱ°与Ⅲ°酸烧伤切削痂延期植皮术的临床研究 |
闫利 季一发 王毅铮等(227) |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
杜俊东 刘荣 焦华波等(230) |
| 拔除上颌智齿对下颌智齿冠周炎发病率影响 |
杨成 李培 马竟等(234) |
| 杭州市2000-2009 年院前急救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 |
周海斌 张军根 于晓华等(237) |
| 热力烧伤后整形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状况调查分析 |
李德水 侯晓明 冯中明等(241) |
|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 |
林朱森 刘树元 王鸿燕等(244) |
| 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9 例临床分析 |
牛丽佳 张卓梅 赵艳春等(247) |
| 心脏骤停患者现场心肺复苏成功影响因素分析 |
田建广 陆峰 解炯等(292) |
| 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调查 |
郭芳 梁静纬(295) |
| 关于开展急救技术普及教育的方法研究与探讨 |
邹圣强 眭建 李萍萍等(297) |
| 低氧及跑台运动训练对大鼠左心室超微结构的影响 |
佟长青 李海英 赵娟等(301) |
|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短期内行开胸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
云天洋 刘阳 李可等(305) |
| 失血性休克血清对内皮细胞t-PA 和PAI-1 mRNA表达的影响 |
金海丰 潘景业 陈洁等(309) |
| 通过眶上裂路径颅眶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
李钟铭 杜长生 封耀辉等(313) |
|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胸部撞击性肺损伤的保护效应 |
吴述轩 田华 叶刚等(316) |
| 主动脉夹层32 例临床分析 |
朱涛 姜俭(319) |
| 国际马拉松伤病员救治实践分析 |
袁轶俊 刘视屏 张军根(322) |
| X 线不同投照方法对少量气腹的诊断价值 |
左拥军 邵立新 史丽静等(324) |
| 血尿素氮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 |
王卫和 吴晓东 夏炎火等(326) |
| 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
邢玲玲 王黎娜 张卓梅等(329) |
| 行放射线检查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 |
赵莉 何绪成 齐连君等(332) |
| 中国国际救援队参加日本3·11 地震医疗救援报告 |
彭碧波 宋琪(385) |
| 某部官兵在高原地区维稳行动中伤病发生情况分析 |
孟钢庆 兰晓霞(389) |
| 5·12 汶川地震绵竹灾区幻肢痛发生情况调查 |
杜海龙 何纯青 赵正恩等(392) |
| 上海市院外急救分类救护模式探讨 |
赵华强 解炯(396) |
| 非医学类大学消防疏散逃生演练引发的思考 |
李英姿 何剑 吕洪雅(399) |
| 3·28 透水事故医疗救治应急预案效果分析 |
胡晓芸 刘强 刘春等(402) |
| 武警医学院校医学救援队基础体能训练课特点的研究 |
张磊 董宏伟 陈锋(405) |
| 北京市朝阳区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况调查 |
李艳 赵宏卫 朱庆生等(407) |
| 太仓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急诊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
姜俭 刘励军(410) |
| 小鼠角质化生长因子受体(KGFR)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
陈力 曹春蕾 李蓓等(412) |
| p53 抗体与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
张向群 王毓洲 曾红等(417) |
| 重组人干扰素α-2b 联合鬼臼毒素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临床分析 |
严莲珍 张咏梅 李梅等(421) |
| 不同剂量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效果观察 |
王非 郭树彬(424)) |
| 苦参碱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应用 |
孙小萌 邱力军 范斌等(427) |
| 儿科PICC 置管的潜在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
张向兰 由丽华 赵冠华等(430) |
| “和平方舟”866 医院船成功救治两名危重患者情况分析 |
王泽波 林庆贤 徐世侠等(485) |
| 高原藏区维稳官兵伤病时间和人群分布特点 |
孟钢庆 兰晓霞(488) |
| 世博安保“三防”医学救援应急机动组的组建 |
倪俊 喻芳 尚甜甜(491) |
| 6σ理论在国际灾难救援分诊中的应用研究 |
宋慧娜 张利岩 李美妮等(494) |
| 对武警某学院医学救援队员基础体能训练方法的比较研究 |
彭涛 杨学敏 张磊(497) |
| 高原训练对武警新兵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
佟长青 齐莉 刘子泉等(500) |
| 蹬空屈伸法训练预防新兵下肢应力性骨折探讨 |
柳现飞 汤志宏 何纯青等(504) |
| 肾上腺素联合4-苯丙酸甲酯盐酸盐改善心跳骤停动物复苏早期生存率的研究 |
李响 李培杰 徐福林等(507) |
| 热烟雾吸入性损伤肺组织水肿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
宋建奇 樊毫军 侯世科等(510) |
| 米伐西醇对家兔心肺复苏后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曹雯 张立平 秦静等(514) |
| 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
江万里 林炜栋 钱雄等(518) |
| 急诊内科2034 例意识障碍患者的病因学回顾性分析 |
刘利峰 夏鹄 刘先华等(522) |
| 羊胚素对小鼠黑色素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
李彦 吕娟丽 沈丹等(525) |
| 吗替麦考酚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陈东东 王世文 李忠信等(529) |
| 惠菲宁治疗不同年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急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
王非 郭树彬(533) |
| 青少年自发纵隔气肿16 例临床分析 |
邓文海 郦志军 孙成超(535) |
|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影响 |
荆丽敏 金海英 严莲珍等(537) |
| 中国国际救援队卫勤模块化编组研究 |
焦小杰 杨轶 樊毫军等(581) |
| 玉树地震伤病员空中急救转运初论 |
刘兆祺(585) |
| 舟曲泥石流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的组织实施与思考 |
王映珍 牛天平 王军等(587) |
| 数字医疗技术在海上医疗救治中的应用研究 |
罗晶 钱阳明 翁盛鑫等(590) |
| 突发公共事件科技知识展教模式的探索 |
张少华 汤之明 吴友荣等(594) |
| 海军电子伤票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
单毅 田丽丽 李淮涌等(598) |
| 云南省院外急救资源调查分析与对策 |
肖力屏 徐家相 普洁雁等(602) |
| 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卫生防疫工作实践与思考 |
袁正泉 贺雅琳 李生轶等(606) |
| 温州市初中生急救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 |
石潇洋 余清 杨丽丽等(609) |
| 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功能变化特点 |
龚裕强 孙来芳 曾潍贤等(613) |
| 98 例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定植患者回顾性分析 |
杨钧 程芮 公静等(616) |
| 对矿山救护队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研究分析 |
赵小魁 张斌 王强等(620) |
| 枕大池注入硫酸镁预处理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保护作用 |
易明亮 颜渊(624) |
|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连枷胸合并急性肺损伤疗效观察 |
俞爱娟 杨国军(628) |
| 硬膜外阻滞复合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的效果观察 |
李秀满 王立祥(631) |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氧化应激相关性分析 |
刘树元 刘威林 朱森等(634) |
| 不典型川崎氏病25例临床分析 |
华旭丹(637) |
| 屈螺酮炔雌醇在药物流产术后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
王红王 黎娜 赵毅哲等(640) |
| “7.23”动车事故应急医疗救治 |
马伟杭 付铁红 王桢等(680) |
| 中国国际救援队中护理人员合理调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宋慧娜 张利岩 刘春梅等(684) |
| 赴巴基斯坦执行洪灾医疗救援任务中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 |
王藩 梁立武 张利岩等(686) |
| 海上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的思考 |
李淮涌 徐武夷 田丽丽等(690) |
|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急救探析 |
许建阳 夏红杰 郝晋东等(692) |
| 武警森林部队基层医疗保障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探讨 |
于宝国 韦薇 陈锋等(695) |
| 海上单兵生命检测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
韩志海 徐武夷 田丽丽(698) |
| 军事训练对武警战士血液中钠尿肽的影响 |
姜丽 乔延国 金海英等(701) |
| 白藜芦醇防治接触性皮炎的实验研究 |
李覃 陈虹 梅昕等(703) |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分析 |
卫文栋 孙长怡 李非等(707) |
| 网络环境下的医学信息服务 |
解蓓 常媛媛 侯路等(710) |
| 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探讨 |
汤楚中 徐善慧 李寒等(713) |
| 《急诊医学》选修课教学探索 |
郭华林(716) |
| 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劳力性热射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刘海 周程仁 洪郑青等(719) |
| 口腔额面部创伤临床分析 |
张莹 郭永刚 蒋书勤等(723) |
| 肿瘤坏死周子-β1 对脓毒症大鼠Toll 样受体R4 及核周子-kB 表达的影响 |
邢静 张彧(726) |
| 系统化护理改善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 |
郭静 李广欣 李黛(729) |
| 论院外急救在温州“7.23”动车事故伤员救治中的表现及作用 |
王显荣 付铁红 王桢等(726) |
| 我军海上医院船发展与海上医疗救治现状和需求 |
刘阳 孙建军 徐武夷(729) |
| 医院船电子化临床路径实施方法探讨 |
刘刚 徐武夷 朱智明等(734) |
| 军事训练对武警某部新兵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 |
叶路 李覃 韩景田(737)) |
| 北京市城郊区120急救网络呼叫反应时间的研究 |
张进军 万立东 李巍等(740) |
| 急救人员对院外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 |
张振新 林长春 张晓凡等(743) |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分析 |
郭卿 李东霞(746) |
| 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心理变化分析与对策 |
程晨 张红 李国强(749)(602) |
|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PAI-1 启动子区插入/缺失多态性研究 |
马涵英 赵铁夫 温绍君等(752) |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的研究 |
霍洁 于东明 张初吉等(756) |
| 持续血液净化对于重症脑出血的治疗价值初探 |
李建国 李丽霞 董小燕等(759) |
| 292 例入伍新兵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隐瞒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
陈梅珠 陈锦华 鲜荣华(762) |
| 重复吊尾应激对小鼠体重、肾上腺和血浆睾酮水平的影响 |
刘晓晖 陈莉 张莉等(765) |
|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
张天华 李永利 姜维良(768) |
| 核因子-kB 活化在胃癌耐药细胞株中作用实验研究 |
傅庭焕 李基业 裴利娟(771) |
| 原发性肺副节瘤一例病理分析 |
平小佳 吕晶 杜媛媛等(775) |
| 鼻内镜术后填塞纳吸棉患者换药的心理状态临床观察 |
王曼 葛丽辉 张雅婷等(778) |
| 高年资护士在急诊分诊工作中的作用 |
李晓蕾 王虹虹(781) |
| 赴海地执行抗震救灾防疫救援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王萍 郭金鹏 孙岩松等(827) |
| 玉树地震救援中高原卫勤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郑然 余漩 徐利等(830) |
| 地震灾害现场医疗救援队分级标准化的探讨与设计 |
彭卫平 侯世科 刘庆春等(833) |
| 现代物流业对灾难医学的启发和思考 |
刘刚 潘宁玲 刘超(836) |
| 昆明机场759 例旅客急性高原病临床病例分析 |
蒲兰(839) |
| 玉树地震救援中严重胸部外伤的早期治疗策略 |
王明新 杨轶 杨炯等(841) |
| 王家岭3.28 透水事故获救矿工消化功能的分析 |
霍丽娟 耿倩雯(843) |
| 一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循证非机械通气治疗 |
付燕 吴昊 王海英等(847) |
| 2 型糖尿病对脓毒症并发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 |
安铁峰 谢苗荣 梁玉清(852) |
| 生命体征评估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
王连馥 闫波 姜正伟等(856) |
| 海战伤大鼠伤后早期体温及糖耐量变化特点研究 |
刘丽丽 周丽君 王大鹏等(860) |
| 海战伤大鼠伤后早期体温及糖耐量变化特点研究 |
刘丽丽 周丽君 王大鹏等(860) |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脂蛋白(a)与血小板凝集率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间的关系研究 |
林秀瑾(864) |
| 肾功能不全与高龄冠脉支架治疗的预后分析 |
马涵英 赵铁夫 张维君等(867) |
| 联合BNP 和气急鉴别指数在呼吸困难病因鉴别中的应用 |
陈春雷 郑伟(870) |
| HPM辐照对大鼠垂体细胞凋亡的影响 |
尉春华 郭纯 宋素娟等(873) |
| 对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心肺毒性作用及复苏效果的实验研究 |
王德领 刘亚华 刘坚华等(876) |
| 参附注射液在心脏骤停综合征中的作用 |
栗洁 梁静芝 张斌(879) |
| PBL教学法对中医药大学医学生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应用的探讨 |
叶玉珍 陆静波(882) |
| 次生核化灾害的医学应急救援 |
杨丽梅 赵艳梅 李倩等(919) |
| 武警卫勤应急保障分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于宝国 单学娴 韦薇等(922) |
| 新型生物创伤敷料的制备与研究 |
江涛 刘兴太 张国权等(925) |
| 紧急医学救援中无线网络的组建和应用 |
孙纳新 胡国瑾 赵鑫等(930) |
| 武警官兵在处置突发事件行动中伤病发生状况研究 |
刘淑红 胡役兰 胡国瑾(933) |
| 武警部队历次洪灾救援中官兵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
陈敏 胡役兰 刘淑红(936)) |
| 军事防护医学学科建设初探 |
赵艳梅 王增田 杨丽梅(939) |
|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医学救援队员有氧能力的影响 |
张敏 刘冠男 常震等(943) |
| 武警某部新兵军事训练前后NK细胞活性和T 细胞转化功能测定 |
叶路 贺智 李覃等(946) |
| 长期军事训练对氧化应激水平和DNA损伤的影响 |
彭朋 薄海 张磊等(948) |
| 消防新兵体能训练胫骨前区康复治疗系统效果研究 |
何敬和 刘冠男 常震等(951) |
| 某军队院校干部体重分布及其与多个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 |
赵明亮 胡役兰 胡国瑾等(953) |
| 武警部队卫生队外科手术能力研究 |
王心 张磊 殷昌生等(956) |
| 复合性颅脑创伤的诊疗分析 |
赵永刚 杨大祥 吕芙蓉等(958) |
| 呼吸机在重症哮喘救治中的疗效分析 |
郭建梅 滕煜 赵玉娟等(960) |
| 培养救援医学学员医学科普实践能力的意义及途径探讨 |
韩景田 李海生 贺智等(963) |
| 84 例民航旅客猝死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
刘兆祺 张凤岭 李宗浩(967) |
| 敦煌莫高窟《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救诸劳损病方》急救探析 |
王晖 刘静 郝石磊等(969) |
| 心率在武警救援队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
贺智 彭朋 张磊(972) |
| 海啸与相关的灾害医学 |
陈力修 玉才 李蓓等(1021) |
| 智利成功应对矿难救援事件关键要素的回顾性分析 |
郑明治 张卿帮 胡役兰(1024) |
| 武警某森林警察部队战士医疗卫生服务研究 |
张磊 郭海涛 王心(1027)) |
|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批量先心病患者救治流程”实施方法初探 |
马东星 李红 吴晓霞等(1030) |
| 温州医学院大学新生急救知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
白时雨 石潇洋 杨丽丽等(1033) |
| 黄山山岳型景区院外急救的流行病学调查 |
潘海波 汪晓春 董学军等(1036) |
| 探讨市民安全文化的养成与提高 |
徐宇仙 田丰 万琼等(1040) |
| 航天医院急诊科657 例就诊资料分析 |
薛峥 王连馥 闫波等(1044) |
| 北京急救中心急救药品报损失情况分析 |
贾存秋 蒋小燕(1048) |
| 膈肌下抬挤法对窒息性心搏骤停猪复苏效果的观察 |
孙鲲 王立祥 李秀满(1050) |
| 亚低温技术在急性重症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
刘海波 尹永杰(1052) |
| HPM辐照后大鼠垂体细胞Bc1-2 蛋白和C-myc 蛋白表达改变 |
尉春华 郭纯 王红等(1055) |
|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崔广清 李旭忠 孙卫和等(1059) |
| 复方辣椒碱巴布剂的镇痛作用评价 |
张洪 张岭 张莉等(1063) |
| 乌司他丁对外伤性脓毒症脏器保护及全身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 |
朱志宏 孙荣距 班雨等(1065) |
| 超声造影介入止血治疗创伤性肝脾破裂出血的急救护理的探讨 |
潘菲 韩学美 赵卫燕等(1068) |
|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
王瑞 李建 刘伟等(1072) |
| 全成本核算经济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绩效考核的研究 |
张伟丽 张淑华 徐卫鸿等(1075) |
| |
| 医学救援系统建设与管理 |
| |
| 卫勤救援背心勤务需求研究 |
高宏生 伍瑞昌 王运斗等(57) |
| 疾病控制领域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的模式初探 |
宁芳 吴晓娜 松凯等(59) |
| “自救是第一救援资源”理念与自救包的设计与应用 |
冯春燕 白妙春 林静等(61) |
| 救护车放空原因分析及对策 |
陈洁莲 张坚平 张晓凡(63) |
| 规范院前急救服务亟待解决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思考 |
杨双英 查学安 杨树蘅(66) |
| 提高急诊质量管理的“六个环节” |
汪东亮 孙明 金薇(68) |
| 外军灾害医学救援及启示 |
赵东海 曲海燕 吴才林等(142) |
| 急诊医疗体系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的功能转换 |
王飞 熊悦安 宋鹤(144) |
| 第十一届全运会医疗保障工作实践探讨 |
王洪亮 汪建民 杜庆聪等(146)) |
| 浅谈医疗优先调度系统在院外急救调度指挥中的应用 |
罗双萍(148) |
| 自然灾害后心理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 |
袁红 张开 纪慧茹等(150) |
| 浅析120 品牌形象的塑造 |
谭春华 杨学安(152) |
| 化学恐怖袭击和突发化学事故的医学应急救援 |
杨丽梅 赵艳梅 张婷婷等(250) |
| 国内外直升机应急医学救援的回顾与展望 |
顾建儒 张美进 丁迎周(252) |
|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
曹春霞 李浴峰(254) |
| 首都机场急救中心应急救护现状及发展分析 |
董艳荣(256)) |
| 叙事性研究方法在矿难救援成功案例中的应用 |
冯春燕 白妙春 刘元周等(258) |
| 中小城市依附于区域医疗中心的120 急救体系建设构想 |
刘晖 相久大(260) |
| 池州市院外急救医疗服务现状的调查 |
林铁流 梁茂枝 姚国忠等(263) |
| 第一目击者院外急救培训的现实意义 |
周燕玲(265) |
| 部队冬季执行高原救援作战任务中皮肤冻伤防护的卫勤保障探讨 |
胡役兰 郑明治 刘淑红(335)) |
| 大型灾害救援中医疗资源准备的特点及对策 |
汪茜 王凤林 张开等(336) |
| 国外直升机应急救援的特点与启示 |
张美进 丁迎周(338) |
| 石油石化企业常见的灾害特点与医学救援策略 |
董定龙 马德库 张宝林等(340 |
| 提升非战争条件下药材供应保障能力的思考 |
张小东(343)) |
| 就院外急救病历书写谈医疗风险防范 |
李惠萍 李自力(344) |
| 院外急救人员培训管理机制探讨 |
刘晖 钟婷 万立东(346) |
| 处置一例尿潴留120 报警引发的思考 |
周敬梅 赵青(348) |
| 浅谈院外急救收费中减少患者投诉的方法 |
焦明 蒋小燕(349) |
| 云南盈江3·10 抗震救灾卫生应急救援 |
杜克琳 杨艳 王见昆等(433) |
| 冲突管理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院外急救中的应用 |
邹圣强 潘鑫 吴敏(435) |
| 多警联动机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
冯春燕 白妙春 刘元周等(258) |
| 冬春季门急诊输液室火灾防患及应对策略 |
白妙春 冯春燕 林静等(439) |
| 北京朝阳区院外急救医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
赵宏卫 朱庆生 张元春等(440) |
| 浅析上海市宝山区院外急救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
管春花 邱勇(443) |
| 细节管理在120 指挥调度纠纷防范中的作用 |
谭春华 彭晓红(445) |
| 急诊科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管理 |
王一洁 王鑫鑫(446)) |
| 日本地震对我国防震减灾卫生应急工作的启示 |
陈雷(540)) |
| 广东省应对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存在问题及对策 |
黄永顺 陈嘉斌 吴劲松等(542) |
| 11.15 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医疗应急救援回顾与思考 |
赵华强 张瑜(543) |
| 自然灾害中水源性疾病的易发因素、特征及控制策略 |
徐善慧 王学文 朱智明(545) |
| 远程会诊在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烧伤伤员救治体系中的应用 |
闫利 王毅铮 刘洪琪(547) |
| 武警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卫勤准备与反应研究 |
刘轶博 卢明 范斌(548) |
| 水系灾害医学救援中的卫生防病措施 |
朱佳怀 田光(551) |
| 医院应急管理的弹性问题 |
辛衍涛(552) |
| 急救网络医院的设置与评估 |
徐家相 肖力屏(555)) |
| 浅谈指挥型急救中心和谐急救团队凝聚力的建设 |
简雪莲 李艾娥(556) |
| 青海玉树高原地区地震灾害卫勤保障特点及要求 |
宋丽霞 彭卫平 侯世科(558) |
| 水系灾害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救治 |
曹芳英 汤楚中 田海涛等(643) |
| 部队抗震救灾心理卫生服务 |
李权超 谢玉茹 于泱等(646) |
| 基层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调查与分析 |
郑建惠 黄河清 刘刚(648) |
| 院外医疗纠纷产生原因分析 |
郑文山(650) |
| 加强住院患者费用管理系统化建设的探讨 |
武程程 姚玲 王英等(651) |
| 试论如何加强和改进武警医学院救援队员体能训练 |
张建辉 张磊 董宏伟等(653) |
| 巴基斯坦野洪灾救援的医学救援模式及战流动医院机构设置实践与探讨 |
张雪梅 张咏梅 白晟遥等(732) |
| 北京120指挥调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 |
陈丽冰 郭增勋 于海玲(733) |
|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急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
易代碧 田海平 潘鹏飞(735) |
| 浅析院外急救工作中的感染防控 |
樊辉 刘海燕 李金年(737) |
| 医学救援培训教育在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 |
高宏伟 胡役兰 刘淑红(738)) |
| 从“7.23”动车事故探讨检伤分类的应用 |
潘景业 全世超 朱国晓(740) |
| 急诊患者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
刘文红(742) |
| 区域急诊网络应用系统平台建设及意义 |
陈铭 花海明 陈建荣等(744) |
| 巴基斯坦特达地区洪水灾区防疫策略 |
张永清 马全福 王藩等(784) |
| 北镇江“5.19”化工灾害医学救援探讨 |
陈志刚 郭薇 孙义萍等(786) |
| 水系自然灾害相关疾病的防治策略 |
王学文 徐善慧 朱智明(788) |
| 突发化学事故的应急防护与医学处置 |
赵艳梅 李倩 杨丽梅(790) |
| 医学救援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构想 |
吕建农 许铁 孙钰等(793) |
| 急诊医学教学与培训模式探索 |
周高速 武阳 李旭等(795) |
| 应急救援队医学救援基本行动预案研究 |
王欣宇 王惠淑 毛常学(885) |
| 部队在灾害救援行动中应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探讨 |
陈敏 陈志平 周健等(887) |
| 石油天然气井喷的医疗救援 |
郭华林(889) |
| 刚果(金)维和二级医院医护人员艾滋病的防护 |
王阳 袁正泉(891) |
| 无锡市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培训分析 |
张振新 林长春 徐科等(893) |
| 急救分站规范化建设管理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
鲍德林 陈新军(894) |
| 基于救援医学专业学员成立医学救援队的实践 |
陈振锋 王增田 臧照辉等(976) |
| 应急医学救援疲劳及其积极性恢复方法 |
常震 刘冠男 何敬和(978) |
| 突发灾害事件医学应急救援中的麻醉药材保障 |
陈宁 赵艳梅 马登文等(980) |
| 模拟教学方法在灾害医学救援培训中的应用 |
韦薇 沈爱华 于宝国等(982) |
| 提高救援队员抗眩晕能力的探讨 |
张建辉 张磊 董宏伟等(984) |
| 在救援医学专业动物实验教学中强化医学救援的理念 |
周连生 窦贺荣 曲爱娜等(986) |
| 武警部队新型机动卫勤分队建设浅谈 |
周矛欣 李昱(988) |
| 浅析加强生命绿色通道建设的原因和措施 |
陈佳山 黄继义 刘宪俊等(1078) |
| 新形势下,对紧急救援中心(急救中心)运行模式的探讨 |
周鹏 贾志军(1080) |
| 美医院船战时救治流程现状及启示 |
张嘉诚 朱敏 田丽丽(1082) |
| 中国石油企业非洲两国海外员工职业健康风险控制研究 |
梁戈清 王丹 张彦宗等(1084) |
| |
| 综述 |
| |
| 儿科医生与恐怖袭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 |
许煊 封志纯 陈贤楠(70) |
| 重症甲型H1N1 流感诊疗进展 |
王哲人(77) |
| 心率变异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周渝 曹凌云 鲁志刚等(154) |
| 百草枯中毒致多脏器功能损伤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
王珍珍 李莉等(157) |
| 肝移植术后骨病的研究进展 |
单姗 陈虹 黄丽虹等(159) |
| 心肺复苏早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因素 |
孙中吉 宋立新(266) |
| 银屑病的中药实验研究进展 |
王甜甜 周爱香 李灵芝(269) |
| 国内外直升机应急医学救援的回顾与展望. |
顾建儒(4) |
| 血红素加氧酶-1 对线粒体损伤的保护研究 |
吴艳 陈淼 刘海燕(351) |
| 血清肌酸激酶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展望 |
彭朋 薄海 陈锋等(355) |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 |
孟锐 孙博 刘川海等(358) |
|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应急防护 |
赵艳梅 张婷婷 杨丽梅(449) |
|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在晚期癌痛中的应用 |
沈爱华 陈宁 韦薇(453) |
| 血小板活化因子的临床应用 |
尹悦 郭迎雪(455) |
| 曲美他嗪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进展 |
许晓晗 张维君(559) |
| 危重烧伤患者的院外急救 |
田建广 陆峰(562) |
| 混和静脉血氧饱和度与危重症 |
高伟波 朱继红(564) |
| 肺部超声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
李杰宾(567) |
| CD13/APN 与宫颈癌的关系 |
牛丽佳 王黎娜(654) |
|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
窦志 杨杰山(656) |
| 美国医院救援管理的发展 |
郝占国(746)) |
| 百草枯急性中毒机制及治疗研究现状 |
洪广亮 卢中秋(748)) |
| 强震后经济损失评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尚子雯(797) |
| 百草枯肺组织摄取的影响因素 |
阳彩云 张锡刚(800) |
| 急诊骨创伤院内外救治的无缝隙衔接 |
张谦 杨同群(897) |
| 骨髓腔输注的发展及应用 |
连新宝 姜南 马丕勇等(899) |
| 团队管理模式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
李菁 张建梅 王曼等(902) |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性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疗进展 |
朱旻婕 邓星奇(904) |
| 救援化学教学中结构与毒理相关性的研究 |
朱辉 张庆云 李蓉等(1003) |
| 高原增压增氧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董文龙 樊毫军 侯世科等(1086) |
| 浅谈急诊急救人员普及灾害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
刘全 巫小云(1088) |
| 大黄素对胰腺炎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
王映珍 王世文 张有成(1090) |
| |
| 临床经验交流 |
| |
| 战伤救护模式在高原地震灾害第一时段应用研究及意义 |
李建南 曾朝蓉 刘燕(80) |
|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甲型H1N1 流感危重一例报告 |
杜庆 周明香 孙文青等(82) |
| 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青少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
苏学涛 李杨 王彦鹏(84) |
| 五加皮丸预防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 |
倪美兰 涂兴明 王向党(85) |
| 血液透析及灌流联合治疗毒蛇咬伤20 例分析 |
江岸林 胡日红(162) |
| CRRT 在严重挤压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
石理华 李辉 李瑛等(163) |
| 静脉胺碘酮引发致死性肝衰竭两例分析 |
杨铁城 李建国 于东明等(165) |
| 全面部骨折发生部位及合并伤的临床分析 |
蒋书勤 郝玉梅 柴晓红等(166) |
| 硬脊膜动静脉瘘术后早期复发一例 |
李杨(168) |
| 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在拔除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镇痛效果比较 |
林群久(169) |
| 便携式急救药盒的设计与应用 |
车薇 徐宇仙 刘红丽等(171)) |
| 心肺复苏模拟人在救援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
刘天盛 赵玉娟 王火等(172) |
| 紧急情况下单人实施插管全麻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
马晓东 黄冰 孙磊(274) |
| 急性溴苯腈中毒三例误诊临床分析 |
张万里(275) |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
宋洁 李辉 孟庆勇等(276) |
| 大型交通事故伤员的急救 |
苗志申(278) |
| 食道癌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
钱吉琴 郭新瑛(280) |
| 低血糖昏迷35 例临床分析 |
刘菁(281) |
| 应用胃镜行床旁置入鼻胃管的改进方法 |
侯雯莉 侯亚华 张红(283) |
| 老年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
范广明 张文彬 张赛(361) |
|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ET-1 的浓度及其与预后评估的关系 |
张晶晶 董化江 罗悦晨(363) |
| 胸部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一例诊疗分析 |
任屹 李新宇 王晓燕(365) |
| 无症状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一例分析 |
李瑛(366) |
| 批量顺丁烯二酸酐中毒的临床抢救 |
杨祖军(367) |
| 成人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三例临床分析 |
原红艳 张淑香(368)) |
| 小儿肠套叠32 例误诊分析 |
沈科(370) |
| 气管插管拔管后喉头水肿的抢救 |
龚裕强 孙来芳 金胜威等(458) |
| 主动脉夹层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与处理(附3 例报道) |
陈平 王军伟 余剑等(459) |
| CRAMS 评分法在成批车祸外伤院外急救中的应用 |
周卜邻 彭发吉 蒋辰芳(461) |
| 急诊抢救室中气管插管术应用152 例临床分析 |
李润玖 张彧(463) |
| 昏迷入院的重症中暑患者临床分析 |
钱吉琴 李芳 鲁靖等(464)) |
| 老年脆性糖尿病一例临床分析 |
侯雯莉 刘丽楠(465) |
| 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 |
柳黎黎(466) |
| 中心静脉注射10%氯化钠在低钠血症目标治疗中的应用(附156 例) |
杨国军(468) |
| 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
张继松 朱建刚 王海波(470) |
| 227 例蛇咬伤急诊救治临床效果观察 |
陈兴祥 堵建岗 毛水泉等(659) |
| 巴基斯坦洪灾医疗救援中实施麻醉效果分析 |
刘健 王晓霞 牛秀峰等(660) |
| 前交通脑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一例 |
胡平 孙钦 肖忠清等(662) |
| 派特灵治疗1 例巨大尖锐湿疣疣体 |
同军 胡卫红 张咏梅(642) |
| 肝移植术后Gilbert综合征的诊断 |
范铁艳 陈虹 王旭等(664) |
| 一例狂犬病患者院外急救诊治分析 |
杨水春(753) |
| 急诊腹腔镜探查在急性腹膜炎中的临床应用 |
郭君平 蔡文伟 陈旭明等(754) |
| 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 |
吴燕萍(755) |
| 联合疗法预防索拉菲尼所致手足皮肤反应 |
王瑞 李冬梅 周凤(757) |
|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后送伤员伤情分析 |
李自力 王军 苏怡丹(802 |
| 群体性交通伤的院外急救程序 |
郜斌(803) |
| 22 例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分析 |
何元明 罗良剑(804) |
| 908 例急诊车祸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
吴慧锋 常媛 温建芳(806)) |
| 急性会厌炎128 例临床救治效果分析 |
方建苗(809) |
| 一例疑似心肌梗死实为肺栓塞患者的院外急救 |
郭薇 陈志刚(811) |
| 12 例阑尾肿瘤临床分析 |
邬业柱(906) |
|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合并肺真菌感染1 例 |
原红艳 张淑香(908) |
| 718 例中毒住院患者临床分析 |
王颖 陈志军 温剑(1006) |
|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一例 |
王春燕 张静 赵伟(1008) |
| 彩超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
黄建新 毛积分 王岩等(1009) |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地震挤压伤救治中的应用 |
王伟 李覃 李辉等(1010)) |
| 一例心前区叩击转复心室纤颤的临床分析 |
王彧姣 孙鲲 郭晓东等(1013) |
| 56 例急性氯气中毒事件紧急救治分析 |
潘鑫 郭薇 孙义萍等(1096)) |
| 成功抢救心脏骤停1 例 |
李伯广(1097) |
| 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4 例 |
王彦桃 马东星 吴晓霞等(1098) |
|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
怀志耘 马旃 赵兴山(1100) |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武警战士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 |
王文玲 高磊 董文莲等(1101) |
| |
| 院外急救 |
| |
| 低血糖症院外急救的临床特点分析 |
张海光 周榕(174) |
| |
| 教育与培训 |
| |
| 关于救援医学专业外语教学的思考 |
王凌 郭慧敏 崔学军(92) |
| 师生同下临床,促进护理教学 |
石枫(93) |
| 机场应急救护培训的规范化建设与要求 |
付忠(176) |
| 救援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
孟祥艳 罗玉玉 孔麟麟等(178) |
| PBL 与LBL 整合教学法在救援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探索性实施 |
毛立群 牛秀珑 杨静等(180) |
| 开展院外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内容与要求 |
严敏(182) |
| 矿山创伤救治矿工培训的方法探讨与实践 |
龙绍华(371) |
| 新护士急救应急预案培训的重要性探讨 |
王燕 侯雯莉 赵淑珍(372) |
| 论救援医学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
李永芹 邵明 郭慧敏等(374) |
| 图式理论框架中救援医学英语阅读课改革浅析 |
崔学军 王静 杨雪等(376) |
| 浅谈院外急救技能的培训模式及效果评估 |
李樱(472) |
| 基于救援医学人才培养的有效英语教学特征研究 |
邵明 李永芹 郭慧敏等(473) |
| 重构教师角色以适应救援医学专业的PBL 教学 |
毛立群 杨静 郭小芹等(475) |
| 浅析院外急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培训策略 |
李樱(569) |
| 救援医学英语听说教学初探 |
崔学军 杨雪 王静(571) |
| 救援医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
崔学军 杨雪 张玉藕等(751) |
| 结合救援医学专业特点解剖学教学的新思考 |
董化江 罗悦晨 徐健等(990) |
| 救援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特色化教改探究 |
龚燕华 王瑞珉 姚丽等(991) |
| 救援医学专业设置“急救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实践探索 |
孟祥艳 宋立新 何瑞波等(993) |
| 救援医学专业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
牛秀珑 王越 肖颖等(995) |
| “保持型双语教学”在救援医学专业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李覃 贺智 叶路等(997) |
| 救援医学专业微生物学实验课新教学方法的探索 |
葛新 张晓雷 毛立群等(999) |
| 浸入式语言教学模式在救援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杨天资 邵明 胡平等(1001) |
| 院内非医护人员心肺复苏培训 |
厉春桔(1093) |
| 首都机场应急救护培训简介 |
董艳荣 王霁(1094)) |
| |
| 讲座 |
| |
| 旅客适航评估 |
王霁 潘旭民等(271) |
|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拔出气管插管评分系统介绍 |
武元星 王强(665) |
| |
| 急救护理 |
| |
| 重症中暑热射病患者的救治与护理 |
童静 张明 王莹莹 金倩倩(87) |
| 双额脑穿刺立体定向神经干细胞移植术后护理 |
严向芳 吴春艳 史晶(89) |
| 玉树地震灾区伤员的心理救护 |
何志星 张利岩 尹力华等(90) |
| 跨国洪灾救援中流动医院急诊室管理模式实践探讨 |
陈星 罗敏 张艳君等(183) |
| 群体伤应急病历袋在青海玉树地震伤中的应用 |
李明凤 邹利群 李红等(184)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外急救与转运护理 |
冯云华(186) |
| 腹腔镜下TME 联合经肛ISR 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配合 |
汤晓芬 郑冬华 宋华羽(187) |
| 浅谈护士长在医院内感染监控管理中的作用 |
任春梅 狄雁鸿 柳彩霞(189) |
| “类克”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护理 |
李保兰(191) |
| 浅析老年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
曹安香 李爱玲 谢景红(192) |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术后观察与护理 |
张冬梅 冯慧萍 马洪杰(284) |
| 静脉套管针在烧伤患者院外急救中的应用 |
黄慧芝(285) |
| 脑瘫患儿留置针穿刺技巧 |
肖晓芬(287) |
| 矿山井下事故现场急救静脉输液技巧 |
钟俊英(378) |
| 洪灾后救援护理工作探讨 |
尹菲菲 刘卫红 张艳君等(379) |
| 开放性粉碎性颅骨骨折Ⅰ期修复的护理 |
徐蓉 陈建望 赵一挺(380) |
| 巨大纵隔肿瘤切除并血管置换术一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
张冬梅 崔永平 杨文超(382) |
| 1 120 例院外急救死亡患者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 |
车颖华(383) |
| 巴基斯坦洪灾救援化脓性伤口患者的护理 |
刘小丽 毛莎 张艳君等(477) |
| 甲型H1N1 流感68 例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
孙宏娟 薛美(478)) |
| 老年人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便秘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
严水花 王诗建(479) |
| 人工气道患者院内转运中无缝隙护理管理 |
石爱丽(481) |
| 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
于建慧(483)) |
| 一次性使用留置针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 |
周卫星(457) |
| 肝源性脊髓病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 |
王红 王梅林 孙平等(573) |
| 急诊洗胃的护理细节管理及效果评价 |
徐蓉 陈建望 王晓琼(574) |
|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术的手术配合 |
周海速 方瑶 赵莹等(576) |
| 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常年过敏性鼻炎112 例的手术方法与护理 |
武程程 姚玲 秦安华等(578) |
| 重症中暑患者的院外救护干预 |
赵丽君(579) |
| 3 例宫颈癌术后尿瘘患者的护理 |
李秀平 张维(封三) |
|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
叶丹茹 陈娟 章舒舒等(667) |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两次异位入颈内静脉一例在介入影像下的处理 |
阎静宇 李黛 郭静(669) |
| 灾难护理对院外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 |
王桂玲(670) |
| 老年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16 例的护理 |
倪美兰 张文 林美雄等(671) |
| 氧化锌软膏保护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效果观察 |
蒋凯 胡卫法 蔡晓丹等(673) |
| 13 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延迟关胸术后的护理 |
张冬梅 刘靖秋 杨文超等(674) |
| 群体创伤患者急诊分诊与护理 |
丁秀芹 李蕊 李纯媚(676) |
| 重症哮喘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
赖开兰 钟美声 谢小铭(758) |
| 脊柱创伤与外急救护理 |
杨娟(759) |
| 25 名钬激光操作者应用分析 |
汤晓芬 郑东华(761) |
| 喉镜在颈椎损伤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及护理 |
卫庆 俞继芳 孔海燕等(763) |
|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变化的观察与护理 |
王金凤 郑贸根 赵艾君(764) |
| 新护士静脉治疗规范化培训 |
杨雪梅 张纪平 李菁等(766) |
|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重症肺炎的护理 |
王梅 林海静 孙平(768) |
| 一例ICU 终末期患者感染屎肠球菌的消毒隔离技术 |
杨春艳 宫静 蔡雷等(769) |
| 脑血管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调查分析及护理 |
留盈盈 叶维敏 陈钢妹(771) |
| CCU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韩晶茹 何平 沈志奇等(772) |
| 1 例静脉滴注蔗糖铁引起罕见过敏反应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
赵锐 王海莉 王冬梅(811) |
| 全程教育对乳腺癌术后留置PICC 管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
杨雪梅 安凌云 李菁(812) |
| 鼻出血温控射频治疗的临床护理 |
马晓丽 王海燕 韩云(814)) |
| 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住院满意度的影响 |
赵颜红 蒋胜男(815) |
| 门诊护理人员绩效管理实施效果与探讨 |
朱萍(817) |
| 气管插管改气管切开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方少样 周笑芬 方振红等(910) |
| 每日一题学习的实施效果探讨 |
赖开兰 黄文婷 陆青(911) |
| 集束化护理在ICU 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
张其霞 潘景业 俞继芳等(913) |
| 新型敷料治疗急性期压疮的疗效分析 |
闫秀杰 王运平 吴春艳等(913) |
| 术前访视对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阎辉 张良斌 闫秀杰(917) |
|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
周雅梅 滕煜(1014) |
| 一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切除术加牵引成骨术的护理 |
杨玉凤 郭苗(1016) |
| 一例口底微动脉瘤出血的护理效果观察 |
王文妍 刘燕 郑娇等(1017) |
| 武警总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现况调查及研究 |
曹安香 卜晓英 李爱玲等(1103)) |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 |
王梅林 王红梅 吴碧青等(1104) |
| 院外急救过程中的护理指导 |
尹宝荣 周佳(1106)(1016) |
| |
| 消息 |
| |
| 2011 年3 月地震大事记 |
本刊编辑部(334) |
| 灾害事件中和常态下的医学救援— 第四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顺利举行 |
(封二、封三) |
| “7.23”动车事故医学救援 |
新华网、卫生部官网(683) |
| 2010 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 |
(723) |
| 胡锦涛为南丁格尔奖章中国获奖者颁奖 |
(封二) |
| 2011 年中国(国际)第九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开幕 |
本刊编辑部(334)) |
|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2012 年度征稿、征订启事 |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918) |
|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 年征订启事 |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编辑部(987) |
|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名单 |
(1107) |
|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 年第六卷总目次 |
(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