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论坛 |
| |
| 生命不该终止必将重现辉煌——纪念心肺复苏创立50周年 |
李宗浩(993) |
| 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的新观点——解读2010年AHA CPR & ECC指南 |
钱方毅 李宗浩(994) |
| 2010年第三届以色列国际医疗急救锦标赛纪实 |
田振彪 包文华 刘郡(997) |
| |
| 论著 |
| |
| 跨国洪灾医学救援流动医院工作模式实践研究 |
梁立武 张利岩 张开等(999) |
| 野外条件下消毒灭菌技术作用探讨 |
曹力 封耀辉 王藩等(1003) |
| 海上医疗队平时海上灾害医学救援的效果研究 |
汪先兵 谢培增 陈大军等(1006) |
| 高原地震灾害现场急救适宜技术群的构建 |
王磊 王玉斌 方海亮等(1009) |
| 两种通气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容积和氧合的影响 |
潘鹏飞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于湘友(1012) |
| Tei指数在急诊呼吸困难病因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
刘树元 王立秋 黄荣等(1015)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甲基强的松龙防治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
黄杨 贾斌 尹文等(1018)/td> |
| 氧化应激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的影响 |
吴志鸿 郑静晨 侯世科等(1021) |
| 阅兵方队运动性蛋白尿队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
张承英郑静晨侯世科等(1024) |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硬膜外腔麻醉术后腰背痛的影响 |
王爱群 张立贤 曹阳等(1027) |
| 论规避急救工作中的医疗侵权 |
王立秋 张智 周鹏(1030) |
| 执行不同勤务的武警官兵应对方式与自尊、信任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吕长超 樊毫军 丁梦江等(1033) |
| 特殊职业人群对现场救护能力认知的定性研究 |
黄利全 姜丽萍(1035) |
| 太仓市院外急救的临床特点分析 |
姜俭 朱涛 邱志刚等(1038) |
| 连云港市2000~2009年老年患者院外急救疾病谱分析 |
樊继芒 卞润生(1042) |
| 高校院外急救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
童开妙(1045) |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闭塞的观察及护理研究 |
荆丽敏 金海英 任素梅(1048) |
|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多发伤机械通气中的镇静镇痛效果 |
孔海燕 张其霞 傅莹等(1051) |
| |
| 医学救援系统建设与管理 |
| |
| 浅谈赴巴基斯坦洪灾救援的药品保障 |
曹力 王风林 李彦等(1054) |
| 赴巴基斯坦洪灾救援中流动医院门诊管理及实践探讨 |
郑姣 曹力 王藩等(1055) |
| 医疗救援队装备模块化配置方案研究 |
王晓辉 王刚 任俊峰(1056) |
| 120通信系统遭遇特殊情况时的应急处置 |
谭春华 杨学安 彭晓红(1058) |
| 区域120信息调度指挥系统联网建设探讨 |
陈长水 李一霁(1059) |
| 运用CI理论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 |
苟正先(1062) |
| |
| 综述 |
| |
| 高原缺氧对人体睡眠影响的研究现状 |
丁梦江 张健鹏 樊毫军(1064) |
| 便携式数字X线机的研究进展 |
焦小杰 方涛 穆学涛等(1067) |
| 肝移植术后肥胖的研究进展 |
陈虹 单姗 王颖等(1070) |
| |
| 临床经验交流 |
| |
| 皮肤钙沉着症一例报告 |
吴学杰 韩青(1069) |
| 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三例机械通气疗效观察 |
王昌明 陈杰 王晨等(1072)) |
| 机械通气联用七氟醚治疗重症哮喘初探 |
郑伟 罗莉 董良等(1074) |
| 急性甲哌嗡中毒一例 |
胡平 袁志刚 易艳等(1075) |
| 围术期使用硝普钠过量引起低脉搏氧饱和度一例 |
闫诺 王森(1076) |
| 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观察 |
王辉 穆广态 康志学等(1077) |
| |
| 院外急救 |
| |
| 担架式心肺复苏仪在院外急救的应用 |
乔着意 王兴志 刘剑等(1079) |
| |
| 急救护理 |
| |
| 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援中的地位与作用 |
陈晓阳 公静 管晓平等(1081) |
| 流动帐篷医院护理人员的配置及任务 |
张伟强 张利岩 尹利华等(1083) |
| 院外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急救与护理 |
贾丙伶(1084) |
| 地震废墟下幸存者的现场救护 |
陈星 张利岩 罗敏等(1086) |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治疗的CCU观察及护理 |
沈志奇 于云 韩晶茹等(1087) |
| 更正 |
(1078) |
| 消息 |
| 2010年中国·国际第8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主要报告题目一览表 |
(1080) |